超千億美元的融資,三大科技巨頭爭先搶投,Altman 成科技界有史以來最強融資者。
據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在由 Thrive Capital 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中,OpenAI 的估值將超過 1000 億美元。
隨著 AI 的飛速發展,OpenAI 估值也迅速攀升,這以估值比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員工股票發售中 860 億美元的估值高出 16%。
隔夜消息稱繼微軟參投 OpenAI 新一輪融資,蘋果、英偉達也要參與 OpenAI 新融資,如今全球市值 Top 3 公司共同爭奪 OpenAI。
驚人千億估值、三大巨頭爭奪
這次融資再次體現出 OpenAI 創始人 Altman 的超強融資能力,盡管給出高達千億的估值,但部分投資者認為還是偏謹慎了,OpenAI 的估值甚至可能達到 1250 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超過 1000 億美元的估值也足以令人震驚。在私人創業公司中,只有少數如字節跳動和 SpaceX 等公司的估值超過 OpenAI。
與此同時,三大科技巨頭爭先搶投,目前消息稱微軟、蘋果、英偉達全球三大公司都參與了本次融資,凸顯出市場對其技術潛力的極高期待。
OpenAI 備受爭搶的背后是一系列飛速增長的指標,自 2023 年底以來,OpenAI 的年化收入已翻倍至 34 億美元;ChatGPT 的周活躍用戶數超過 2 億,是一年前的兩倍。
OpenAI 下一代模型也即將推出,OpenAI 神秘「草莓」和「獵戶座」模型「泄漏」。「草莓」推理能力大爆發,可處理復雜數學問題;「獵戶座」則是超越 GPT-4 的下一代大模型,使用「草莓」的高質量數據訓練,從而減少模型產生的幻覺或錯誤。
OpenAI 仍面臨不確定性
然而,公司內部的高層變動和未來商業模式的不確定性,也為這一估值帶來了挑戰。
去年,OpenAI 經歷了 Sam Altman 的解雇和重新聘用,同時失去了包括前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和關鍵領導者 John Schulman 在內的幾位聯合創始人。此外,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Greg Brockman 目前也處于休假狀態。
除了內部變動,OpenAI 還面臨著何時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營利性企業的問題。
Sam Altman 曾稱 OpenAI 為「硅谷歷史上資本最密集的初創公司」,并且已經從硅谷的一系列知名投資者那里籌集了資金。根據 The Information 對其聊天機器人運營成本的分析,OpenAI 今年的虧損可能高達 50 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訓練未來的大型語言模型和支付其 1500 名員工的費用。可以說,這不太可能是 OpenAI 最后一次私人融資。
對于 Thrive Capital 而言,無疑是在進行一場頗具風險的投資。很少有公司能夠超過十億美元的估值,而且這些價格標簽在公共市場上更為常見,那里是股東而不是像 Altman 這樣的主要籌資者,決定了股票的價值。
雖然這種集中的風險投資方法的安全性可能存在疑問,但毫無疑問,Thrive Capital 有足夠的資本繼續支持 OpenAI。本月早些時候,該公司為其兩個新基金從合伙人那里籌集了 50 億美元,這是其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