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cleNtwrk 獲得 Binance labs 投資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熱議。有人說這是 $PARTI 提前鎖定幣安的市場信號,我反倒想再次強化輸出下觀點:「鏈抽象」會成為「模塊化」之后的大熱門,VC、交易所熱捧之外,整個賽道上下游配套已經耕耘許久了。
1)雖然鏈抽象和模塊化同宗同脈,但模塊化目標提高開發組合效率,能促進市場基建面的繁榮,鏈抽象的目標則是增強用戶體驗為快速擴大增量用戶進場鋪路。因此,二者本質上都是向 Crypto 注入生產力效能,「鏈抽象」更接地氣一些,是「模塊化」的下一站。
2)「鏈抽象」乍一看也是空泛的敘事,但鏈抽象走向前臺說明市場開發資源已經很充分,競爭環境已然很嚴峻了。道理很簡單,模塊化只需選中 DA 層、Execution 層、interoperability 層等任意一個層,打一個差異化的點就可以勾勒出一番宏大盛景,鏈抽象顯然不能夠了。
「鏈抽象」需要在市場運營面、資源觸達面、資金累積面、用戶體驗口碑面等都要出彩才行。Particle Network 就是其中一個佼佼者。
3)「鏈抽象」背后有很強的 web2「成熟」產品力輸入。都在詬病過往 web3 世界的錢包、鏈、協議等還是「草臺班子」,但隨著 web 主流資本、人才的卷入,web2 的產品、運營、商業體系也都逐步向 web3 滲透。很長一段時間,這類產品以默默耕耘為主,不過「鏈抽象」敘事走向焦點敘事舞臺,會給它們更多浮出水面的機會。
4)除了 Particle 之外,我隨便再例舉上下游幾個項目:
1)@ProjectZKM 基于 ZK 技術做統一流動性聚合調動中心,抽象了 EVM 和 BTC 等 Non-EVM 的鏈的流動性;
2)@dappOS_com 推出了 Solver 執行網絡,從應用服務端切入帶動 intent 交易范式的轉移;
3)@ApertureFinance 集成 intent 定制化交易體驗,通過應用在 B 端機構和 C 端用戶方向已經累積了龐大用戶基礎;
4)@cyclenetwork_GO 主打 Bridgeless 的全鏈流動性統一服務協議,也有幣安孵化支持;
此外,還有很多諸如 @NEARProtocol ,@bentobatch ,@khalani_network 等做前端體驗優化甚至集成 AI Agent 的應用和服務平臺等等。
從 ERC4337 等標準上游到做統一流動性調度層的服務協議,再到已經直面消費市場在 B 端和 C 端都有用戶受眾累積的應用,整個鏈抽象賽道相較之下偏成熟一些,有更切實際的應用場景和完善的商業預期想象空間。(二級市場的估值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整體而言,「鏈抽象」短期內也會有 infra > application 的敘事為主階段,很多擔心有 Fomo 出一堆協議和鏈來,重走模塊化的老路,但鏈抽象需要綜合實力的比拼,洗牌和競爭會更快,關鍵其背后反襯出來的行業演化方向和成熟產品力的推動進步意義不容小覷,值得長期關注挖寶。